歐洲文學史分節 30

 加書籤  朗讀 滾屏

克雷洛夫的寓言(包括所译的伊索寓言和据伊索寓言等改写的作品)图反映现实,针砭时弊。步使寓言这种裁成为有巨概括意义的讽艺术。的作品富于生活气息,戏剧强,角的社会属鲜明,而又有个特点,语言熟练,诗句流畅。量采用谚语和俗语,在俄国文学史次使书本语言和民间语融。克雷洛夫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很有影响。

【收藏吉讀文學網,防止丢失阅读度】

亚历山·谢尔盖耶维奇·格里包耶陀夫(1794-1829)于贵族家,1806至1812年在莫斯科学学习,开始接近未的十二月,思想们有很多共同之在1812年参加卫国战争,战在外部工作。

1818年格里包耶陀夫任俄国驻波斯使秘书。1822年调到梯弗里斯,任加索总司令叶尔莫洛夫的外事秘书,那里的军官中间有很多十二月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写成了《智慧的苦》。剧本立刻以手抄本流传开,对反农制思想起了宣传鼓作用。

十二月起义失败,格里包耶陀夫因受牵连而被捕,但是查无实据,于1826年获释,接着被任命为俄国驻波斯使。但正如作家本认为的那样,这是次“政治流放”。

1829年,波斯沙皇对外政策,袭俄国使馆。格里包耶陀夫就是在这次事件中。

《智慧的苦》描写步贵族青年恰茨基从国外回到莫斯科,发现俄国社会仍旧是潭腐臭的时的女伴也已堕落。向这个社会发烈抨,结果被流社会污蔑为子,怒之再次走。作者通恰茨基的遭遇,说明了有才智的在俄国所遭受的苦。

《智慧的苦》写于十二月起义的夕,反映了俄国贵族革命开始阶段的层社会中的尖锐冲突。方以法穆索夫为首,是代表“去的世纪”并顽固地维护封建农制度的反;另方是以恰茨基为首的,代表“当今的世纪”的步贵族知识分子,们向往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强烈地反对农制度。这正是俄国贵族革命阶段的中心问题。

剧本对法穆索夫集团作了鲜明的刻画。这是心中没有祖国和民的反帮,们的生目的全在功名利禄。最反的农主法穆索夫仇视切文明与步,随时准备将农到西伯利亚;武夫斯卡洛茹布是典型的阿拉克切耶夫式的军阀,让所有的学校科学,只军事练;小官僚莫尔恰林为了升官发财,极拍马之能事。这些形象历史地、真实地反映了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俄国反官僚社会的面貌。

恰茨基则与这切反恰恰相反。仇视农制度,愤怒谴责地主阶级对农民的蹂躏;恨俄国官僚贵族毫无民族气节、匍匐在西欧的丑反对愚民政策,推崇文化育。恰茨基有十二月的某些特征,但是没有达到者的度。在遭到流社会的诋毁,所想的是:“走遍全世界!去找角地方,让这被侮得到安歇。”可以说,恰茨基是个有代表、有典型意义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形象。

《智慧的苦》虽然仍有古典主义三律的痕迹,但写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之。剧本语言准确、生语化,其中的部分已经成为常生活中的谚语。

亚历山·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于古老的贵族家。青年时代就学于沙皇政府专为培养贵族子而设立的皇村等学校,和些未的十二月很接近,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卫国战争更的民族意识与国心。1817年皇村学校毕业在外部供职,参加十二月的活,形成了反对专制农制度的步思想。1820年因所写政治诗被政府流放南俄。1824年与级发生冲突,被遣回的领地米海洛夫斯克村,由当地官监督。次年十二月起义发生,普希金被召回莫斯科,此定居在莫斯科和彼得堡,入于流社会,同时受到密探的监视。1837年,政府纵容名逃亡的法国保皇在决斗中杀害了

普希金从皇村学校毕业久,连续写了些反对政、歌颂自由的政治诗,如《自由颂》(1817)、《童话》(1818)、《致恰达耶夫》(1818)、《乡村》(1819)等,在当时步贵族青年中间广泛传诵。其中最著名的是《致恰达耶夫》。这首诗抒发了贵族先分子的共同受,充反抗专制政的思想和必胜的信心。诗的结尾是:

同志,相信吧:迷的幸福的星辰

升起,光芒,

俄罗斯梦中苏醒,

在专制政的废墟

将会写们的名字。

当然,普希金并没有达到必须用革命手段推翻沙皇制度的结论,只主张君主立宪。象地把“法”提到至的地位,没有看到“法”是统治阶级手中的种工(《自由颂》)。

普希金的政治诗有积极漫主义的神和明朗清新的抒风格,现了十二月那种追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政治热,语言通俗活泼。有的政治诗还以现实主义笔触,展示了农制度俄国农村的悲惨图景,充了对民苦难的同

普希金流放南俄在总督公署供职,和十二月往更加频繁。当时欧洲民族解放运正在蓬勃发展。在1821年所写的《短剑》诗,称颂历史谋反的;《希腊的女》歌颂为民族解放事业献的英雄。但久,意利、西班牙革命相继遭到挫折,俄国政治生活也益黑暗,对贵族革命运途发生怀疑。南俄时期,漫主义抒诗,如《徒》(1822)、《致海》(1824)。此外又写了诗,包括《加索的俘虏》(1822)、《强盗兄》(1822)、《巴赫奇萨拉伊的泪泉》(1824)和《茨冈》(1827)等四篇,反映了二十年代步贵族青年探社会路的绪。

《茨冈》描叙贵族青年阿乐见容于政府,跟茨冈起流,并成为茨冈姑真妃的丈夫。两年发觉子另有新欢,怀着嫉妒和复仇的心理杀子和,遭到茨冈的唾弃。在这首诗的半部,作者采用漫主义所常用的“返回自然”的主题,描写阿乐愤慨地批判城市文明的虚伪和对金钱的拜,在茨冈中间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半部写阿乐与茨冈的冲突。在诗中,诗漫主义调把茨冈的生活和老茨冈的德加以理想化,用茨冈式的自由生活对照文明社会,用老茨冈的德对照阿乐的利己主义。但在诗的结尾,诗又指,茨冈的无拘无束的生活并自由、幸福。这表明,作者已意识到漫主义主公返回自然的愿望也是虚幻的。

1824年,普希金在米海洛夫斯克村着幽的生活。钻研俄国历史,搜集童话和民歌。这切,富了的创作,加强了的作品的民族特,对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起良好作用。

历史剧《波里斯·戈都诺夫》(1825)是最著名的戏剧作品,描写十六、十七世纪之俄国年代的故事。据当时民间传说,臣戈都诺夫在1591年害了年幼的皇储季米特里。戏剧开始时写1598年戈都诺夫登皇位。1603年,个青年僧侣葛里戈里偶然知了戈都诺夫篡位的幕,怀着个心,僭用季米特里的名义,投奔波兰。次年假皇子季米特里在波兰贵族地主支持,举兵反叛戈都诺夫朝廷,堪戈都诺夫的苛政,拥戴假皇子,使取代了戈都诺夫的地位。悲剧虽然涉及争权夺利的宫廷纠纷和俄国与波兰的民族矛盾,但着重揭示的是戈都诺夫失败的社会原因。戈都诺夫杀皇储,篡夺皇位,取消“利节”,使失去了心。作者让假皇子的个近臣加夫里拉·普希金点明全剧的中心思想:

们厉害的是什么?

是军队,是的,也是波兰的援助,

而是公意,是的!民的公意。

作者以古喻今,在剧中指沙皇和民相对立,心向背是改朝换代的决定因素。对历史的这种看法,在当时的俄国有定的,但也有规劝沙皇施行开明政治的意思。这部历史悲剧打破古典主义的陈,分为二十三场,剧发生的地点换,七年,众多。戈都诺夫和假皇子的格比较鲜明。剧中有规模宏的群众场面,这在俄国戏剧史还是第次。全剧用无韵诗写成,为了符分,作者有时采用俚俗的语言,有时采用雅的语言,有时用诗,有时用散文。

十二月失败的次年,新即位的居古拉世为了收揽心,把普希金召回首都。普希金对有幻想,曾写《绝句诗》和《致友》两首诗,把争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开明君主的“慈念”。这是普希金思想弱的面。但能忘怀旧的朋友十二月。1827年,写了《致西伯利亚》诗,向十二月们“悲壮的工作和思想的崇意向决会就那样消亡”,胜利终会到把这首诗带给流放中的十二月。奥陀耶夫斯基立即写了首诗给普希金,诗中说:“们悲壮的工作会就这样消亡,星星之即将成为熊熊的烈焰。”这段时期,沙皇自监察普希金的思想言论,秘密警察断纠。1830年秋,在波尔金诺留了三个月,写四个小悲剧、诗、六篇小说、约三十首抒诗等。六篇小说中的五个短篇称《别尔金小说集》(1832),其中的《驿站》是俄国文学中第篇描写“小”的作品,叙述个小驿站的站受到往官员的欺的女个骠骑兵拐走。作者把主公写成个逆顺受的可怜虫,对寄予厚的同,鲜明地反映了作者的主义思想。

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写作八年(1823-1830),1833年版全书。小说描写当时个贵族青年奥涅金到社生活虚无聊,离开首都,到乡间。绝了外省地主的女达吉雅娜的,在决斗中杀挚龙连斯基。漫游全国之回到彼得堡,又遇见达吉雅娜,这时已成为社界的贵,但遭到绝。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中第个“多余的”的典型。资本主义文明的熏陶,读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卢梭的《民约论》,喜颂扬自由和个解放的诗歌,并且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发生趣。也曾有热烈的梦想,希望在俄国现某些资本主义质的革。可是,看见的俄国到是愚昧落、墨守成规。而在贵族环境中成的奥涅金又远离民,可能看到革俄国社会的量和路。结果,热消失,梦想破灭,只落得整天无所事事,沉溺于舞会、剧场、醇酒与美女之中,以填补自己心的虚。奥涅金蔑视俄国贵族社会,任公职,但又无与这个社会决裂。正如赫尔岑所说:“奥涅金是个游手好闲的,因为什么事,的范围个多余的。”“多余的”典型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这些贵族知识分子对社会有定批判能,但是远离民,结果事无成。这就是们最终成为悲剧本原因。普希金通典型的塑造,实际是谴责了形成这种格的专制农制社会。

女主公达吉雅娜是普希金笔个理想的贵族女形象,喜欢外省地主的平庸生活,读理查生和卢梭的作品,更珍俄国的自然景生活在俄国民间传说和童话的幻想世界里。普希金强调对奥涅金纯洁真诚的和对普通的尊重,用以和贵族流社会相对照。违反自己的心愿,嫁给个年老的将军,成为彼得堡贵族沙龙的受景仰的女主

这部诗小说主描述二十年代俄国的层社会生活,它以简洁的笔触表现了俄罗斯的民族习俗,讽了形形的城市贵族和乡村地主,画面比较广阔,节描写确,所塑造的及其环境都有典型,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确立起了很作用。书中收了拜诗的些艺术技巧,运用段的抒叙。全诗分八章,每章节数等,每节十四行;诗句洗练流畅,富于化。

三十年代时,普希金继续写许多作品。的抒诗的艺术造诣得到步提,如《又重新造访》(1835)等。童话诗优美而富有民间故事特点,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等。短篇小说《黑》(1834)批判了资产阶级的“金钱骑士”。此外还发表些政论和文论,并于1836年创办文学杂志《现代》。这个时期对农民问题其关切,创作两部有关的小说:《杜布罗夫斯基》(1835)和《尉的女》(1837)。

尉的女》是部取材于普加乔夫起义的历史小说。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贵族青年军官格利涅夫到边防台就职,中途为风雪所阻,偶然和普加乔夫结识,并件兔袄御寒。格利涅夫到尉司令的女玛莎。普加乔夫率领农民起义,台,杀了司令等。格利涅夫也被起义军俘获。普加乔夫念旧恩,把释放,并成全的婚事。普加乔夫起义失败,格利涅夫因这件事受到怀疑,被政府逮捕。尉的女玛莎只往彼得堡谒见女皇叶卡捷林娜二世,澄清了怀疑,格利涅夫遂被释放。这部小说以格利涅夫的个命运为线索,通称的叙述,再现了普加乔夫的历史事件。普希金在写作曾到普加乔夫当年活地区访问调查,研究了量原始资料和历史书籍,并于1833年撰写了《普加乔夫史》。

贵族社会贯把普加乔夫丑化为无恶作的强盗,而普希金在小说中却把普加乔夫写成个勇敢机智、乐观豪迈、热自由、戴的农民运领袖,同时还生地描绘了这次运的宏规模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这种写法在俄国文学中是没有先例的,它表明普希金对农民有同。当然,这并是说普希金已经站到革命农民边。相反,借格利涅夫之:“这遍地烽的广边区的景象,真是可怕极了帝保佑看到俄国的——既无意义又残酷的”;“青年牢牢记住:最完善而持久的改革,应当是由于风气的改良而任何的震。”管普希金对农民有同,但由于的贵族立场,却又反对使用革命,因而从否定了农民,只把革现状的希望寄托在社会风气的逐步改良面。此外,小说又通普加乔夫与格利涅夫之间的关系,宣扬超阶级的同、友谊与互相信任,这就在定程度损害了作品的思想

普希金是生活于俄国解放运中的贵族革命阶段的的创作既反映了当时步贵族知识分子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的强烈追,又反映了们本的阶级局限。从艺术成就看,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形成、现实主义的确立和文学语言的富与提了重贡献。

页 回目录

(C)中国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E-mail:master@chinawriter.orgTEL:010-64208453

第七节中欧、东南欧文学和密茨凯维奇

十八世纪末叶和十九世纪初叶,中欧的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东南欧和巴尔半岛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歌维那、马其顿、门的罗和阿尔巴尼亚,都于外族的役与统治之,其国土或被外族独占,或被列强瓜分。当时在这个地区,原有的封建关系益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形成和发展起。同时,随着民族和社会迫的加,这地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和民族复,也在风起云涌。

波兰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先三次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所瓜分。这三国都在分割的领土,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制度,实行殖民政策。结果波兰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危及小贵族、工商业者和城乡广民的本利益,因此步的小贵族发的起义,能得到民的支持和响应。1794年3月,克拉科夫爆发了由塔杜施·科希秋什科领导的起义,四月间而席卷华沙。这次起义虽然在当年十月为俄国军队所镇,却在波兰民族独立斗争史了光辉的页。在1825年俄国十二月革命和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1830年十月,波兰小贵族和资产阶级又在华沙起事,幸失败,从此,俄国在波兰的反统治更本加厉了。

捷克和斯洛伐克是中欧的古国。远在十五世纪初叶,在宗改革家杨·胡斯(1369-1415)的思想和主张的,就爆发反对罗马天主会和耳曼贵族封建统治的胡斯革命运(1419-1434),对捷克民的生活和历史,特别是对文化方面,发生了远的影响。十六世纪初叶,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为了防止土耳其入侵,建立个包括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在的多民族的中欧国家,实际是把这些国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1547至1620年间,捷克和斯洛伐克民曾多次举行起义,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但在1620年山战役中失败,就完全丧失了民族独立,入捷克历史的所谓“黑暗时期”,直到十八世纪末叶民族复开始时为止。这个时期,捷克文字被止使用,捷克文书籍被量焚毁,有名的学者和作家纷纷流亡国外,农民遭受的剥削更为残酷,十八世纪时,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农民多次发反封建的起义,迫使哈布斯堡王朝在1781年废除农制。十九世纪初叶,捷克和斯洛伐克经历了工业革命的程,迅速地走资本主义发展的路。

匈牙利和东南欧及巴尔半岛的几个国家和民族,从十五、六世纪起先受到土耳其的入侵和役。1526年土耳其在莫哈契战役中获胜,侵入匈牙利本土。十七世纪,奥地利和土耳其为了夺取匈牙利领土,连续断地互相争斗。1699年奥地利和土耳其签订卡尔罗维茨和约,从土耳其手中夺去了匈牙利部分领土,并开始在那里实行殖民地政策,使匈牙利民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遭到沉重迫。1703至1711年,匈牙利爆发了由拉柯契·费茨领导的、有广农民参加的争取民族解放的独立战争。十八世纪末叶,匈牙利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和革命思想的影响,在1794至1795年间又掀起由马尔丁诺维奇·伊格纳茨领导的、旨在建立共和国的革命运。这些起义和运虽然归于失败,但匈牙利民的斗争并没有止。

罗马尼亚(原分为瓦拉几亚、尔多瓦、特兰西瓦尼亚3个公国。1861年,两个公国并,取名罗马尼亚)从十六世纪起受土耳其统治。十七世纪末叶起,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特兰西瓦尼亚带取代了土耳其的地位。1784至1785年,特兰西瓦尼亚爆发了霍里亚、克洛什卡、克里山等为首的农民起义。1821年,瓦拉几亚又现图多尔·弗拉迪米雷斯库领导的反封建和反土耳其的革命运。这些斗争最遭到挫败,却沉重地打了土耳其和封建主。

从十三、四世纪起,土耳其侵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阿尔巴尼亚等巴尔国家。1389年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科索伏战役中被土耳其败以,巴尔半岛各国都被土耳其并。土耳其在这些国家建立了军事封建统治,强制民改信仰,恣意摧残文化育,因此各地针对侵略者展开了“海杜特”(游队)运有五个世纪之久。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则在十六、七世纪落到哈布斯堡王朝手里。阿尔巴尼亚民在民族英雄斯坎德培(1405-1468)的率领,对土耳其行了将近二十五年(1443-1467)的英勇斗争,在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史最辉煌的篇章。

这个时期,中欧、东南欧和巴尔半岛许多国家的文学的发展,是和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事业可分的。作家和诗自己的作品展开启蒙工作,唤醒民起争取民族复和保卫民族文化传统。积极漫主义成了这个时期各国文学的主流。

在波兰,十八世纪半叶少启蒙运作家。们在作品中反对封建统治和反的天主,反对流行的堂拉丁语和法语,开始用众的语言写作,促了波兰文学语言的发展。伊格纳齐·克拉西茨基(1735-1801)的讽诗和寓言,就是当时杰的代表作。科希狄什科领导的起义爆发时,波兰又现了“雅各宾派”的革命诗歌。雅库勃·雅辛斯基(1759-1794)成为这段时期民族解放运中的第位诗。十九世纪初,随着这个运涨,积极漫主义有了很的发展,其代表是亚当·密茨凯维奇和利乌什·斯沃伐茨基。密茨凯维奇的地位为重仅奠定了波兰积极漫主义文学的基础,而且为波兰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路。

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由于哈布斯堡王朝的期统治,从十八世纪末叶就掀起了民族复。保卫民族文化和使用民族语言,在唤起民族意识方面发挥作用。杨·科拉尔(1793-1852)是捷克文学的奠基者,在诗集《斯拉夫的女》(1824)中,号召斯拉夫各族民团结友。弗·切拉科夫斯基(1799-1852)研究了斯拉夫各民族的民间诗歌,通民歌的作品反映民对自由解放的渴望。漫主义诗卡·马哈(1810-1836)的抒—叙事诗《五月》(1836)和许多歌颂祖国的诗和,对捷克和斯洛伐克文学的发展也起小的影响。

在匈牙利,反对土耳其入侵和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期成为文学的主题和。十六世纪在对土耳其斗争中献的第位杰的抒巴拉什·巴林特(1554-1594),就写雄壮的“战歌”(1589)。十七世纪时,诗兹里尼·米克洛什(1620-1664)又在史诗《西盖蒂堡危急》(1645-1646)中,歌颂了1566年匈牙利民为了捍卫西盖蒂堡而对土耳其行的英勇搏斗。十七世纪末叶哈布斯堡王朝从土耳其手中夺取匈牙利部分领土以,同样对匈牙利实行民族迫政策,使匈牙利民族文化陷于衰落的境地。但从十八世纪中叶起,法国启蒙思想在匈牙利得到广泛的传播,于是匈牙利提民族复号,为改革和使用匈牙利语言以及用启蒙运发展科学文化而奋斗。当时诗考金茨·费茨(1759-1831)所领导的语言革新运富了匈牙利的文学语言。匈牙利第位革命诗鲍恰尼·亚诺什(1763-1845)的《法兰西的革》(1789),成为国志士的革命歌曲。抒乔科诺伊—维泰兹·米哈伊(1773-1805)最早从民间诗歌中汲取创作源泉。法泽考什·米哈伊(1766-1828)据民间传说写成的著名幽默叙事诗《牧鹅少年马季》(1804),描述个机智的农村牧鹅少年对傲慢的地主行了三倍的报复。匈牙利最早的剧作家考托纳·若夫(1791-1830),写了反抗外族统治的著名悲剧《邦克总督》(1821)。十九世纪初叶,漫主义文学在匈牙利起,诗基什法卢迪兄——《山陀尔》(1772-1844)和卡罗伊(1788-1830)成为这的创始。这时考尔采·费茨(1790-1838)写了匈牙利的《国歌》(1823),弗勒斯马尔蒂·米哈伊(1800-1855)写了国主义诗歌《号召》(1836),唤醒民起为自由解放而战斗。

大家正在讀